
從布爾津出發(fā),一路向北,再度進入喀納斯,并不停留。導游帶著給我們辦好的邊防證,領著我們去往中國雄雞版圖上雞尾巴的頂點——西北第一村,白哈巴。

游客在白哈巴必去的景點是界碑界河,那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交界處。界碑并沒有什么希奇,倒是邊界景色相當不錯。源于冰川融雪的河水因為地質的關系呈現(xiàn)出少見的白色,界河兩旁是漫山遍野的白樺林,在陽光的照射下燦爛悅目,透出濃濃的秋意。這里還能看到西北第一哨,并沒有想象中神秘,據(jù)說不允許拍照,可是遠遠拍上幾張又能被誰逮到?


白哈巴給我們最大的驚喜是進入村口的那條林蔭路,茂密的白樺林中溪水潺潺,黃燦燦的樹葉,斑駁白的樹干,微風過處,落葉紛飛,鋪就地上的一片金黃。遠處雪山挺立,抬頭藍天如洗,漫步在這白樺林中,聽著輕快的流水聲,仿佛進入了韓劇的畫面。同行的人在林中笑著拍照,躺著曬太陽,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賜予。




所謂圖瓦人聚居地的白哈巴村,也和喀納斯湖景區(qū)的圖瓦人村寨一樣,都化身為商店旅館,絕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租下了圖瓦人的房子,開展商業(yè)經(jīng)營活動。我們所投宿的那家白哈巴度假村在白哈巴村幾公里開外,是一片山坡上散落著的十來棟小木屋,四周被白樺林環(huán)繞,很有歐式山野情調。然而進到木屋里面才讓人大跌眼睛,兩塊破床板上放著被褥枕頭,一個老舊的小桌(實在不能稱之床頭柜),一個破損的衣架子,一個樓層只有一個散發(fā)著臭味的廁所(實在不能稱之衛(wèi)生間)。窗戶是漏風的,只有晚上8點到12點半供電,唯一的電器電燈還常因為電壓不穩(wěn)而明暗不定,熱水就是從廚房提來的一個熱水瓶。這就是白哈巴度假村的條件,房價是一間一晚上300元。當然,在稻城亞丁的時候,比這更艱苦的地方都熬過,所以也沒什么挺不下來的,只是性價比著實相當不高。
在白哈巴的這一天還有一點值得紀念,就是晚上的一頓大餐。原以為這種偏僻的地方東西又貴又不好吃,所以大家只是硬著頭皮點了一些菜。結果呢,貴還是很貴的,比如,一只雞是120塊;可是卻很好吃,不僅是野蘑菇燉雞,其他的羊肉、牛肉、蔬菜都很好吃,這筆吃飯的錢還算是值了。